STIR News• 狠攪社® ART 時尚藝文網路媒體

NO ART NO LIFE

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開幕雙個展 馬君輔、陶亞倫將抽象具體化

leave a comment »

於6月28日正式開館的「台北數位藝術中心」,為北市文化局在2003年延續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,將原本第五區肉品批發市場作為數位藝術中心預定地,一塊地前後面臨迥然不同的用途,正好與數位藝術中心試圖破除過去創作既定格局的理念不謀而合,未來經營團隊將致力於數位藝術的開發與研究,期望開放國際資源交流,建立台灣數位藝術的媒合平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這次數位藝術中心特別邀請馬君輔與陶亞倫兩位藝術創作家在6月27日至8月9日舉辦開幕雙個展,這兩個主題展的創作概念皆具有虛擬和科技的超現實意象,但如此抽象的題材卻是具體的存在於我們四周,與生活息息相關、無法切割。

馬君輔-Kodomo Manufacture《兒童製造》

馬君輔《兒童製造》(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)

馬君輔《兒童製造》(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)

《兒童製造》以兩層意含、三層次序表達教育體制下的孩童有如加工廠的豬隻,套用社會公認的「優秀兒童」模組,加工後陸續出籠。在加工初期的「兒童開竅」階段,馬君輔在孩子的後腦勺開個洞,向後方牆上投射出每個樣貌相似的小孩穿制服、背書包,坐在課堂看著老師頻頻點頭稱是的學習的過程。

第二部份「兒童工廠」,將大機器下的兒童產物懸吊軌道垂掛,以社會化進行結構的同質,使他們的面部神情和肢體動作整齊劃一,但內心世界卻存在著些許差異。完成加工程序的成品,代表著每一個曾在教育體制中被揉捏塑形的我們,馬君輔表示作品本身並無嘲諷意味,僅呈現出每個人都非常熟悉甚至親身經歷的人生片段。

社會化讓我們的一眼望去無所分別,就如同網路世界的虛擬意象,這也是馬君輔要傳達的第二層意含,每個成品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象徵網路時代的符號,如@、http://等,如同資訊網絡發達的現代大多人擁有屬於自己的網路空間,一個只要註冊或是架設就能夠隨心所欲表現自我的場域,網址成為辨識他人的另一串身份證字號,我們也常以這個身份和世界各地的人建立人際溝通管道。

陶亞倫-《終結歷史之光》

陶亞倫《終結歷史之光》(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)

陶亞倫《終結歷史之光》(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)

「光」橫越了幾千年,主宰歷史和生命體,切割時空對人類的敘事能力,陶亞倫利用光無起始、無邊界、無法以時空丈量的特性,將舞者的肢體帶到另一變幻空間,傾身向前彷彿穿透另一個次元,光電粒子不間斷的衝擊眼球,使我們無法清楚的辨識自我座標,營造出完整的視覺假象。

我們依賴著光的呈現區辨周圍的人事地物,有光的存在才有眼前繽紛的世界,但是光往往也是最不真實的反射,陶亞倫的創作帶領大家重新思考「現實」是否是現正存在的事實,抑或是光影交錯所編織而成的擬真幻象。

(本社記者許惠涵&林筱穎採訪報導)

Written by stirnews

07/01/2009 於 10:00

張貼於, , 影片,

發表留言